1 心理学家:抬头向上看让人乐观。
当人产生悲观情绪时,若老是低着头的话,就会更加悲观地进行思考。如果抬头向上看,就不会那么悲观地思考问题。据对志愿者进行了测试,结果发现,抬头这一简单的动作,对人的情绪产生影响是低落压抑。而抬头向上看时,大脑会转得更快,会兴奋起来。也是视觉明亮和开阔起来吧。
2 博xun:四川可能已经因为猪链菌感染死亡超过200人(上周末数据)。完全没有得到控制。得到控制的是讯息的传播!
2 抄录
每个人都很可怜,每个人都不可能真正明白另一个人的感情——凄凉亦丰富的内心。只能用心去感受,能感受到的也只是其中的一点点。
我知道我与你的心灵隔着一个很宽很深的壕沟,我想跃过去,可知道跃不过去,会在这一试图中掉进深渊,然后粉身碎骨,然后连灵魂也死掉。
我们差太多了,真的,年龄、时间、空间或者心理,都是。
那么不舍因为你是我惟一。如果你能感觉到一直以来的爱,请不要去想对与错,请原谅给了你一种负担。
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让我苦苦抱着曾经的一点点快乐而不愿放手。这种不甘心。
爱着,注定不能拥有。
我爱着你,然后放手让你去寻觅你的爱。渐渐学会了谅解和宽容。我爱着你,然后沉默不语!迷失在自己的爱里,枕着对你的依恋和牵挂睡去!
有些事情是可以遗忘的,有些事情是可以纪念的,有些事情能够心甘情愿,有些事情一直无能为力。
还记得第一次走得很近时的情形。什么时候才遗忘?
都是放了真心在里面,不是吗?不然就不会有那么多和谐、美妙的感觉!那天中午,已经走了,却还是折了回来,仿佛就为了和你那心有灵犀的一撞。
不悔的沉醉,不悔的迷失
心中留下了丢不掉的名字
3 明夜,七夕夜。牛郎织女最近距离相会。有了解释,因为每年的七月初七,半个月亮正漂在银河附近,月光使我们看不见银河,古人便以为这时天河消逝,牛郎织女于此时相见了。
杭州地处北纬30度,晚上10点左右是最佳观赏时机;到空旷之处,抬头望天,会看到天上有三颗星星特别亮,而且成三角形,那就是著名的夏季星空大三角,由银河两岸的织女星(天琴座a)、牛郎星(天鹰座a)和银河之中的天津四(天鹅座a)所组成。
还有一些参照指数。织女旁边有四颗暗星组成的平行四边形,传说这是织女的织梭,而银河对面的牛郎,稍稍比织女暗一些,旁边各有两颗较暗的星,与牛郎成一直线,传说这两颗暗星是他们的孩子。而位于银河之中的天鹅星座构成“+”字形,传说那天鹅座里四颗暗星成一线,是喜鹊们搭的桥。
牛郎织女两星之间隔着16光年,即约150万亿公里,而且两颗星星都是庞然大物,真要相见了,那将是两颗巨星的相撞。
7月7日是魁星的生日,所以读书人一定在七夕这天祭拜,以利求取功名。
4 刘翔。2005田径世锦赛,110米跨栏预赛(北京时间15点50分)。半决赛(12日凌晨2点半)。决赛(13日凌晨1点45分)
2005年08月10日16:06新浪体育讯:在刚刚结束的田径世锦赛男子110米栏的预赛第一轮第二组的比赛中,中国的奥运冠军刘翔以13秒73排名小组第一,进入半决赛,半决赛将在北京时间11日凌晨两点半进行。
5 雨果《海上劳工》,“风以粉碎的力量进攻,人碰到它们,总是途穷技尽”。面对自然界的强大力量,人是得老实一点、小心一点,对自然心存一点敬畏还是有必要的。古希腊有哲人说过:“非但不能强制自然,还要顺从自然。”人对自然界的风暴不仅不能强制,而且不能曲解;因为风暴是和谐自然的有机组成部分,“艺术或有谬误,自然却从不犯错”。
康德曾经说:“大自然的秩序证明了宇宙这一建筑师的存在。”
庄子有云: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可是,人类却有违万物之成理、四时之明法,结果弄得天地大美被毁容。
“发现号”航天飞机飞天之后,女机长柯林斯在高高的太空回望地球,她说可以清楚地看到地球环境被破坏的严重程度,“地球表面的大气层看起来就像一层很薄的鸡蛋壳。这说明大气层已经变得十分稀薄,我们必须保护我们现在所拥有的一切。”
6 联合国前高官因为腐败而被捕,安南也还有许多麻烦。
8日,负责调查“石油换食品”计划腐败丑闻的独立调查委员会公布第3份报告称,联合国“石油换食品”计划前负责人贝农·塞万以及前采购高官亚历山大·雅科夫列夫都涉嫌腐败(索贿几十万),雅科夫列夫也成为第一位因“石油换食品”腐败案而被捕的联合国官员。
此外还有证据表明秘书长安南也还有许多麻烦。关于安南是否为其儿子曾任职的瑞士科特克纳公司谋取不当利益的调查仍在进行中,最终结果将于9月在下一份,也是最终报告中公布。最近发现的一份电子邮件表明,安南曾和科特克纳公司负责人进行过接触,而安南并未就此事向独立调查委员会说明。
联合国这么脏!谁弄脏了联合国的声名?
7 “欢迎回家!”“欢迎回来!”
美国西部时间9日凌晨5时11分22秒(美国东部时间上午8时11分22秒,北京时间20时11分22秒,以下均为北京时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爱德华兹空军基地,“发现”号航天飞机成功着陆。
此次“发现”号的太空之旅长达14天,绕地球飞行219圈,行程近930万公里。
“发现”号女指令长艾琳·科林斯:“我们很开心能成功回家,我代表机组成员对所有参与此次任务的工作人员表示祝贺。”
老宇航员说感觉
“发现”号踏上返程时,美国“阿波罗13号”飞船前宇航员拉维尔,“预测”了“发现”号7名宇航员进入大气层时的感觉:“会听到一点噪声,但并不太颠簸。重力感会从零开始上升,从1/10个G,直到3个G。他们将用俯身的姿势坐着,这样,重力会散布到全身,以免因大脑缺血而昏厥。他们会出现呼吸困难,心跳也会加速。”
“鼻子航天员”先去嗅
“发现”号着陆后,静候在跑道上。一群被称为“鼻子航天员”的工作人员首先上阵,用他们灵敏的嗅觉闻遍“发现”号上所有东西的味道。
这是因为太空舱里的各种物质,经过高温后,可能会变质产生毒性。
“发现”号进行了各项数据检测,一切正常。
平静地走下飞机
着陆两个小时后,7名宇航员脱下桔黄色的宇航服,改穿深蓝色宇航服,平静地从航天飞机上走下来,没有鲜花,也没有太激动。
宇航员们边交谈边下机,察看“发现”号。指令长柯林斯和飞行员凯利绕“发现”号步行一周。地面工作人员也很平静,简单地跟科林斯交谈几句,然后是各忙各的去了。
回家过程
“发现”号四大步着陆
18时43分,地面控制中心下达点燃制动火箭的命令。任务控制室航天飞机通信员、宇航员金·哈姆把指令传给“发现”号指令长艾琳·柯林斯,是返航的时刻了。
9分钟后,“发现”号调整好角度。又过了14分钟,发动机点火,开始脱离环地球轨道,飞向地球大气层。
第一步脱离轨道自由下落
整个着陆过程主要分成四个步骤。
“发现”号踏上返程时,在太空飞行的时速为2.9万公里。着陆前约1个小时,“发现”号脱离太空轨道,启动发动机减速。约25分钟后,“发现”号进入地球大气层。在它高速穿越大气层下降时,在某种程度上已变成了自由下落、不使用动力的滑翔机,直到距地面约120公里的返回界面———它的位置是南太平洋库克岛上空。
40度角
航天飞机严密绝热的机腹朝向地球,角度为40度。这一角度在航天飞机穿越大气层最厚的部分时至关重要:如果角度太小,“发现”号就会被“弹”回太空,就像“打水漂”时石片在水面上的跳跃运动;角度若过大,“发现”号就会太热,影响安全。
2003年2月1日,“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就是在穿行大气层时解体的。因此,“发现”号走这段路时,人们极为担心。不过“发现”号顺利地穿过,没有出现问题。
第二步计算机操纵飞行
着陆前半小时,“发现”号距地面85公里。这时空气压力开始增加,“发现”号在计算机操纵下,机翼开始摆动,方向舵开始启用。
“S”形转动
在计算机操纵下,“发现”号连续4次做“S”形转动,机身侧滚最大80度,以进一步减速。飞机此时仍以超音速飞行,因与空气摩擦,它的外表陶瓷绝热瓦的温度可高达1650摄氏度。
第三步人工控制飞行
着陆前8分钟,宇航员开始控制航天飞机;在着陆前4分钟,穿越着陆点上空的大气层内层。
两声巨响对准跑道
这时,航天飞机的速度降到音速以下,机头和机翼部分的压缩空气制造出两声巨大轰鸣,在地面听来,就像两声枪响,地面有人发出惊呼。在“发现”号距离地面约40公里时,宇航员手动操控“发现”号,进入最后的着陆飞行路线。
着陆前90秒钟,当航天飞机对准跑道时,其高度为4.5公里,飞行速度为每小时518公里。航天飞机以比普通客机更大的锐角降落,垂直高度降低的速度要快20倍。
第四步拉起机头着陆
着陆前33秒、离地面610米时,驾驶员拉起飞机的机头,然后放下着陆装置。
借降落伞减速
飞机后轮接触跑道路面时的初始速度约为每小时354公里,飞机最大限度地减速,同时尾部射出一个降落伞帮助减速。随后驾驶员使飞机前轮着陆,进行“刹车”操作,并让已无用的降落伞与飞机脱离。此后航天飞机减速滑行直至停下。
#日志日期:2005-8-11 星期四(Thursday) 晴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