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LIAMENT

国会山实时图像 冬雪


2011年11月25日星期五
立约
犹太人的男孩出生7天后,要行割礼,作为选民与上帝立约的标记。《圣经》中最早记载的一次割礼是在犹太人的始祖亚伯拉罕身上施行的,因此,亚伯拉罕的男性子孙都要受割礼。
《圣经·创世记》十七章十一节所说:“你们都要受割礼,这是我与你们立约的证据。”
重演一次先人们在久远的历史时期所经历的磨难:吃7天无酵饼,住在树枝搭起的棚中;在婚礼上也要摔破酒杯,以示纪念耶路撒冷圣殿被毁和犹太人的流散。逾越节是对上帝解救犹太人的纪念日。五旬节是纪念上帝与犹太人的先祖在西奈山立的约;住棚节是对上帝引导先祖逃出埃及并为其建棚的纪念。
“约”是犹太文化中一个非常关键的概念,犹太文化的核心是与上帝立约。关于犹太人与上帝立约的文化故事,人们或许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上帝不直接颁布、强制执行律法而要选择犹太人的领袖摩西来宣布他的旨意?这是一个十分有趣的问题:像希伯来人那样处于社会发展初期的弱小民族,何以较世界上其他民族为先,在上古就采用这种颇含近代意味的立约形式,来约束和彰显自己呢?这里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由所处的地理位置决定。迦南地处欧亚交通中转地,商业和海运贸易地位突出。作为游牧民族的犹太人,同样离不开商业和广泛的交换活动。因此以双边“约”的形式来处理日常事务成为一种文化心态和行为,故有学者认为犹太民族这种立约的做法更适用于一个商业社会;第二,是由于犹太民族分散的族类来源和社会阶层来源,部落的合成又往往是在战争情况下进行的,因此,以约的形式汇集人群、组成更大的群体,也是经常发生的事情。第三,是较为深层的原因:国王权利受到祭司先知和民众的牵制,残存下来的部落民主制度使王的权威不能采取绝对权利的形式,而要与祭司长老等各方立约,才能获得人们赋予的权威。在《圣经》中,关于立约的文字很多,在新的地方安营也要以立约为形式确定信仰关系等等。也就是说,与上帝立约的故事是与处理现实关系的方式同构的。
犹太教认为:犹太人是上帝雅赫维从万民中拣选出来的一个特殊民族,是与他订立契约的特殊选民。而契约观念正是千百年来维系着犹太民族流而不亡、散而不灭的最重要的纽带。
在《创世记》第15章中记录了上帝与希伯来人的先祖亚伯拉罕立约的故事。总体来说,这项契约是关于上帝对希伯来人的永恒应许和恩惠;在这项契约中,上帝应许要赐给亚伯拉罕一个儿子;亚伯拉罕因此要成为多国的父;上帝还应许要祝福他的子孙后代,并要求亚伯拉罕凭着信心接受这些应许。上帝与犹太民族的特殊关系由此确立。
旧约《出埃及》记中叙述了摩西与上帝立约的故事。在西奈山上,摩西代表犹太民族再次明确了与上帝的特殊关系。上帝与摩西所立的约代表了整个民族对上帝的集体承诺,对每个犹太人都具有约束力。上帝与摩西的约定,主要体现在被称为《托拉》的《摩西五经》中,即《圣经旧约》的前五卷:《创世记》、《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申命记》当中。
《托拉》为犹太人规定了613条戒律条文,这些戒律都是上帝在西奈山向摩西提出的。分为训令类和禁令类两大类,其内容涉及到犹太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如:神职人员的职责与特权,平民的法律地位、权利与义务,财产所有权,债务处理,婚姻与家庭,生活习惯,起居饮食,犯罪与刑罚,审判机构与诉讼等等。
按照希伯来《圣经》的说法,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前,犹太人的始祖亚伯拉罕就开始否认外邦神的灵性,强调一神崇拜。他通过与上帝的立约,确立了上帝与希伯来人的特殊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上帝是最高意志的体现者,他主宰着希伯来人的命运。一方面,人应该虔诚地敬畏与服从上帝;另一方面,上帝对人也承担着不可忽略的承诺与责任;这种神人之间互为依存的关系奠定了犹太一神教的雏形。
约公元前1250年,犹太人在民族英雄摩西的带领下逃出埃及,在沙漠中颠沛流离40年,经历了千辛万苦才来到西奈山下。这时,有些人对前程失去了信心,有的开始了偶像崇拜。为了借助神的力量威慑人心,团结民众,摩西以先知的身份向希伯来人展示了上帝赐予的两块石板,上面刻着著名的《摩西十诫》。《摩西十诫》的前四条强调的是宗教信仰的唯一性,禁止以色列人对偶像的崇拜;后六条属于社会伦理的范畴,目的在于协调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除《十诫》之外,传统犹太教认为,摩西戒律中还暗含了上帝晓谕的613条戒律,其中365条是禁忌,248条是训令。在这些戒律中除对圣殿、献祭及宗教礼仪作了规定之外,还包括如何劝人行善归真,如何处理好人与上帝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等。制定了逾越节、五旬节和住棚节等主要宗教节日。
犹太人形成了这样一种观念,就是为了让公正取胜,人们必须介入裁决过程。
犹太法,规定着他们行为的一切方面,给出了无穷的诠释。这种《塔木德》式的诡辩自然使拉比们同时成为争端双方的代言人:在整个犹太史的大部分时间里,拉比就是律师。自从亚伯拉罕向上帝挑战以来,犹太人就一直对专断的权威存有疑问。作为“世界上对不公正感的最大的鉴赏家”,犹太人形成了这样一种观念,就是为了让公正取胜,人们必须介入裁决过程。主张一种神圣力量颁发最高命令的观念,被主张一个同其子民订有协议的上帝概念取代了。这是一个革命性的神学概念,它以后成了一条革命性的政治信条。
拉比就是律师。以色列的律师比其他国家都多:每405人就有一个律师。有些理论家提出,犹太人法学毕业生雨后春笋般地涌现的原因之一,是犹太人对法律的自然亲近性,它来自于犹太人对圣典和律法不懈地钻研。另一种理论认为,犹太人在本性上就比非犹太人好争讼。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