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地扫地扫心地,
心地不扫空扫地,
人人都把心地扫,
世上无处不净地。
和五祖弘忍大师的弟子神秀的偈子同一个意思:
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
勿使惹尘埃。
前些时候,朋友突感诸事不顺,莫名其妙被骗钱、提案不受老板赏识、工作屡遭挫折、彻夜失眠睡不着……
高人指点迷津问:“你是不是在家里堆了一些布满灰尘、没有整理的东西?”
友人的确在客厅某个角落放置了许多过期杂志、旧衣物和鲜少使用的杂物。
高人:“这堆物品有不干净的东西,只要清理干净,所有晦气自然就远离了。”
这不就是当下的生活写照:以无度的挥霍填充无法满足的物欲占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如同这逐日堆累满室的物品,心灵境域和生活空间愈发狭隘局促,生命中往来自由透光的出口被封闭窒碍了。
心地或居室,都容易受到欲念尘埃染着,唯时时加以净空涤清,复原湛然本性,保持简洁明丽,心灵与生活的空间才能垦劈出向阳天。
人生在世,无论如何以奢华耀眼的物质妆点布置自身,游走来去的身躯终究不过是个空空如也的臭皮囊。
六祖惠能比神秀更彻底:
菩提本无树,
菩提本无树,心地净空澄明了,不着一物,本来无物,何处惹尘埃?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